国晖北京-小米SU7高速事故责任认定:谁应为悲剧买单?

发布日期:

2025-04-03
浏览次数:
来源:

2025年3月29日深夜,安徽德上高速路段发生一起惨烈交通事故:一辆小米SU7在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下,因施工改道未能及时避让路障,驾驶员接管后仍与隔离带水泥桩碰撞,最终车辆爆燃致3人遇难。截止到目前事故仍在调查中,交警部门还没有公布结果。


国晖北京-小米SU7高速事故责任认定:谁应为悲剧买单?

根据小米官方通报,事故前车辆以116km/h时速行驶,系统在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预警并减速,驾驶员于2秒内接管车辆。但从接管到碰撞的短暂时间内,车速仅从116km/h降至97km/h,最终导致悲剧发生。

国晖北京-小米SU7高速事故责任认定:谁应为悲剧买单?

值得注意的是,事故前系统多次提示驾驶员“请手握方向盘”,而遇难者家属透露,驾驶员长期信任智驾功能,甚至反驳长辈“有安全依据”。

同时雷军在4月1日晚也进行了回应,代表小米承诺:“无论发生什么,小米都不会回避,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,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,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。”

国晖北京-小米SU7高速事故责任认定:谁应为悲剧买单?

责任划分的法律争议

国晖北京-小米SU7高速事故责任认定:谁应为悲剧买单?

根据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及相关司法解释,L2-L3级辅助驾驶中,驾驶员仍是安全责任主体。若驾驶员未按规定保持注意力或过度依赖系统,可能需承担主要责任。此前类似案例中,法院多认定驾驶员未尽注意义务,需承担70%以上责任。

若经技术鉴定,车辆存在设计缺陷(如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失效、电池安全隐患)或系统误导性宣传(如暗示“自动驾驶”而非“辅助驾驶”),小米可能需承担产品侵权责任。车企若未充分履行风险告知义务,或利用话术模糊技术边界,可能构成过错,需承担相应责任。

同时在事故中该路段因施工改道,若施工方未设置充分警示标志或未提前引导车辆,可能需承担部分责任。根据《公路法》规定,施工单位需确保道路安全,否则将面临行政处罚并承担民事赔偿。

这起事故是一个沉重的悲剧,小米SU7事故不仅是个案,更是智能汽车时代的缩影。事故具体责任情况需交警部门联合第三方机构鉴定,综合考量驾驶行为、车辆技术、道路环境等因素。但对大家来说,智能辅助驾驶≠自动驾驶,在驾驶智能汽车时一定要全程保持操控,熟悉车辆应急操作(如机械拉手解锁车门),以防突发情况确保安全。(一对一免费咨询☎️:13810963142或添加此号律师微信即可)

本文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。





— END —